金沙线上js06-首页|欢迎您点击

牛羊胃肠道线虫病

发布日期:2018-04-04     浏览次数:1547

胃肠道线虫病是由寄生于消化道内的各种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的总称。牛、羊消化道线虫种类很多,往往混合感染,分布较为广泛。最常见的是捻转血予线虫、毛圆线虫、夏伯特线虫等。其特征是病畜渐行性消瘦、贫血、胃肠道、下痢、水肿等,严重感染可引起牛、羊的死亡。

病原

上述3种消化道线虫均属于直接发育型,一般要经过5期幼虫,中间有4次蜕皮,前两次蜕皮在外界环境中完成,后两次在宿主体内完成。虫卵随牛、羊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第1期幼虫从卵壳内孵出,经2次蜕皮发育为第3种感染性幼虫(披鞘幼虫),其在土壤和牧草上活动;牛、羊吃草是经口感染,幼虫在牛、羊体内经移行或直接到达寄生部位,期间再经过2次蜕皮而发育为成虫。上述3种线虫不同的是,捻转血予线虫与毛圆线虫属于毛圆科,成虫寄生于牛、羊的真胃和小肠中;而夏伯特线虫属于圆线科,成虫寄生于牛、羊的大肠中。

捻转血予线虫虫体为线状,呈粉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予状小齿。雄虫长15-19mm,其交合伞的背肋偏于左侧,呈倒Y形。雌虫长27-30mm,由于红色的消化管和白色的生殖管相互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俗称“麻花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显著的瓣状阴门盖。虫卵大小为(75-95)um×(40-50)um,无色,壳薄。

毛圆线虫成虫虫体小,长5-6mm,呈淡红色或褐色,口囊不明显,缺颈乳突。雄虫交合伞侧叶大,背叶极不明显,交合刺粗短且扭转。雌虫阴门开口于虫体后半部。

夏伯特线虫虫体较大,前端有半球形的大口囊,口孔由2圈小叶冠绕。雄虫交合伞发达,1对交合刺较细。雌虫阴门靠近肛门。披鞘幼虫:有的幼虫蜕皮后旧角皮不脱落,其对环境抵抗力很强。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排出消化道线虫虫卵的牛、羊为本病的传染源。牛、羊误食被感染性幼虫污染的牧草而感染。

2、易感动物

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为终末宿主,无中间宿主。

3、流行特点

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尤以东北、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广大牧区更为普遍。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道各部有数量不等的相应线虫寄生。内脏苍白,胸、腹腔内有淡黄色渗出液。肝、脾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性。真胃黏膜水肿,有时可见黏膜出血的针尖到粟粒大小的结节。小肠和盲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大肠可见到黄色小店状结节,化脓性结节,以及肠壁上瘢痕性斑点。

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尸体剖检。生前诊断用粪便检查法,常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找到大量虫卵即可确诊。死后剖检,在牛、羊消化道发现大量线虫即可确诊。

防治

1、治疗:威力普杀,一次内服0.1g/kg体重。或左旋咪唑,内服。必要时配合强心、止泻等对症治疗。

2、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一次。

3、不在低湿地带放牧。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冬季补饲,搭建棚圈。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治疗 > 牛羊胃肠道线虫病
Baidu
sogou